1979年中国的形势在迅速的变化,一贯不断做预测并长于预测的五人小组, 开始觉得目不暇接了。出国的大门静悄悄地打开了,这是他们原来做梦也 没想到的。韩老师在1978年七月三十日“庆功宴”上所提的“留美”好像 并不是“天方夜谭”。
1980年一月,五人小组在北京海淀科学之都中关村聚会,以探讨未来的走 向。当时的中国充满了机会,百业待兴。一个结合了中老知识分子和年青 一代的学者们的努力的文化启蒙运动,正在缓慢地但强有力地发展着。在 这个轻松的闲谈聚会中,程汉生开玩笑地说:“我们现在在这里开会,十 年后我们到芝加哥聚餐。”
近百年来,中国的重要知识分子都是到国外去留学,并接受了“异端”思 想。现代数学不是根植于中国,而作为现代技术核心的电脑技术则诞生在 英语世界。出国将是自然的选择,但出国的路在哪里?
1980年六,七月间,张葆环做出了他的第一次尝试,向美国几十所学校发 出申请入学的要求,以了解出国的方式及方法。1981年一月十五日他从美国 数学月刊中选了十所美国大学的数学系,发出了研究生院的申请信,并在 五个星期内得到了美方学校的积极反应。张葆环在一个月内准备好了全部 美方要求资料寄回美国。但是没有关键的托福,GRE以及申请费,因为那 时的中国还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玩艺儿呢!人们惊讶地发现,美国大学 表现了高度的灵活性,在缺乏这些关键资料的情况下,仍然发出了给予奖 学金的入学许可F1学生签证资料。这对于一个生活在当时的中国人,是一 个不小的震憾。留学的第一步是那么富于冒险和刺激,充满了不可预测, 出人意料。人们得到的结论是:要勇于尝试,这里到处是机会。
当张葆环在1981年九月五日从北京机场登机赴美时,身上仅有三十块美金。 那是当时的中国政府所能允许对换的最大数量。他的英文程度使他还不会 用英语讲:“早安!”但是,头脑中却熟记了几百个英文数学单字,那是 他用了近十年的。除此之外的英语知识则准备在美时“边做边学”。最重 要的是,头脑中有一大串悬疑多年的关于美国,西方科技与工业发展问 题,他决心寻找这些问题的解答。
来到校园的张葆环,迎接他的是一大群海外中国人的笑脸,使他顿时放心 下来。在这些同样说中文的同学帮助下,只花了几天功夫就办好了入学, 选课的一切手续。剩下的,似乎只是认真念书,考试。
出国前,张曾与所在大学讨论过大学文凭问题,那似乎可以轻易解决。但 是,几个月后,教育部发出了统一指示,没有完成四年教育及毕业论文者, 不能获得大学文凭。这使得已经在美国的张无法取得大学学位。在美国大学, 进研究生院是要有大学文凭的。这个文凭问题突然变成了头等大事,使张 陷入了困境。此时,恰逢期中考试,张以高分取得第一名,远远超越其他 同学。系主任对这个来自于停止了十年高等教育,不会讲英语,更听不懂 英语的中国学生刮目相视,再也不提文凭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使张受 到了第二次震憾。他发现,这个严格的法治国家,同样有其高度灵活性, 事实求是,及深厚人情味。
在学校提供的宿舍住了一年的张葆环,在校园内交了十几位美国朋友。但 是,他每日大多的时间仍然围绕着自己的同胞转,只讲中文。因此,英文 水平没什么长进。他发现,留学美国一年与当年在北京啃英文教材也差不 了多少,而不得不重新检讨自己的生活处境。当一位美国朋友邀请他加入 一个已有九人的小组以便共同租赁一栋房子时,他便欣然答应了。在这之 前,张曾与几十位中国朋友讨论此事。出乎他的预料,所有的人均认为, 他做此决定是发疯了。“我保证你不出一个月就得搬出来!”“你怎么能 和那些老美和得来?”“你的烂英文怎么和那些没耐心的老美沟通?” “当他们的女朋友来时,会把你赶出去睡觉!”但是,张却与“野蛮的” 美国同学们一混就是四年。他还认为,所得益处一生将受用不尽。你说怪 不怪。
王明是在1982年到达印第安那大学的,是大陆学人在此校的先行者之一。 他发现海外的中国学生有良好的互助组织,对新生具有无可估量的引导, 协助作用。但是,从中国大陆来的学生无所适从,处於边缘状态,不知应 从何方获得帮助。具有多年组织经验的王明,立即挑起了这个重担,联络 不多得大陆学人,相互通气,举办轻松聚会,人们既可以找老朋友聊天, 又可以结新友。每有新生到,王明最忙,接机,找房子,导游,介绍情况, 引荐,不亦乐乎。他还提议创办了留学生通讯,使大家有个舞文弄墨的地 方,新生也可从中了解很多情况。主要由于王明的努力与热诚,印第安那 大学的大陆学人终于在1983年成立了联谊会。王明的杰出表现也使他当选 为1984年度主席。任内,他主办了频繁的欢乐聚会,使大家无法忘怀。以 至他离校多年后,校友们还长途驱车聚会,为他庆祝生日。他于1985年离 校,追随他的导师到达德国继续学业。离校前,还协助五,六位大陆数学 专业的同仁申请来美。王世林和程汉生就是在他的引荐下进入印第安那大 学数学系。
对于念了十几年美国研究生教材的五人小组而言,到美国留学似乎是 再轻车驾熟不过的事了。因为他们将要学的是他们已经熟悉的东西,甚至 是读过的教科书。然而真正的挑战乃是一个全新的,陌生文化的强烈冲击。
一切得从零开始,你别无选择。五人小组与所有留美的中国大陆学人一样, 在生活中边学习边适应。下边四点,是他们深有感触的在美生活体验。
东方传统文化的特色就是讲究服从,一切事情从小到大,似乎都被人安排 好了。以前是家族的长者决定一切,安排一切。后来,家族的权威被打垮 了,但是取而代之仍是权威,仍是一个无形的权威系统安排一切,决定一 切。在这种系统下长大的国民就免不了缺乏主见,独立与自信。这并不是 说每个人都是唯唯诺诺,一脸奴才相,而是说当他们来到一个处处要自己 了解情况,分析判断,做出决策,开放的,不断更新的社会系统时,就显 得有些茫然。这难道不是每个留学海外的东方人的基本经验吗?学会在众 多的可能性中自如地选择,满怀自信的决策,绝不是件心理上轻松的事情。 课程的选择,专业方向的确定,甚至专业方向的改换,以至几乎每年一次 的搬家。毕业后面临的是更为艰难的找工作,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就业市 场,一切依靠个人的自我推销本事,没有什么人来为你“安排工作”。哪 一个留学生没有经历过这些问题的煎熬呢?那些梦想着到一个“自由世界” 的人,这下子突然发现,生活真是艰难,什么都要自己去做,每天的事情 多的不得了,一天到晚真是不知道忙些什么?
“入境随俗”是中国最有名的古训之一。但是来到海外的中国人,往往忘 记了老祖宗的教导。人们时常喜欢把中国人与犹太人相比,认为他们有很 大的相似性。犹太人也喜欢娶中国女孩子为妻,大多数中国女孩子往往在 婚后得知,她们是嫁给了犹太人。犹太民族流浪世界近两千年,而能仍保 有他们的文化与宗教,不能不说是个历史奇迹,这要由人类学家来探讨。 但是与中国人最大的不同是,犹太人在保有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时,最能 入境随俗。在公共场合用中文高谈阔论司空见惯,老外们也不得不忍耐。 郊游时随心所欲做些自己喜欢的事,“自由世界嘛!”也不想问问是否违 规。开书店的,用塑胶布把一般书密封起来,不得翻阅。老外离开前,还 要接受老板娘一通教训:“这是书店,不是图书馆。”凡此种种,不胜枚 举。看起来都是些小事,但是在外国人眼中,它却代表了“中国人”。老 外就是凭这些小事以“小人之心”,度你“中央之国”的君子胸怀坦荡荡。 入境随俗说得漂亮点是国民外交,说得实在点,对自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当经理的,会有更多的客户上门;作职员的,上司也更会看重你,不是吗?
你是否尝试改变你的文化思维习惯?东方传统文化的美德是谦虚,但是如 果你在老外面前表现谦虚,他会认为你无能!东方的传统教育最不重社交, 可谓“寒窗十年”。可是,在海外如不善社交,你将失掉大多数机会。 “言多必失”是先贤的智慧,但是在现代社会中未必适用,善于辞令是社 交的基本技能,不能不练。“枪打出头鸟”使得没有人愿意带头做事,最 好随大流儿是近五十年来中国人的主要心态。把独立思考视为洪水猛兽, 代价则是窒息文化的发展,停滞生产活力。这些最为现代文明价值观所不 齿。但是,从一个“听使唤的”,站惯了的,变成一个敢于坐下发号施令 的统帅,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最后,你是否了解你的居住环境,了解你的工作环境,你在尝试融入社区 活动了吗?学校毕竟是个相当简单的环境,如同一个温室,只要你认真读 书,不要和教授吵架,拿到博士学位没什么难的。可是在学校时,你有意 研究本地特有文化了吗?从生活习惯,待人接物,说话的技巧,到他们的 各种复杂的法律规定,交通要则。各种条条框框,清科戒律真是多的不得 了。环境教育思想强调对环境的认识能力,是与培养书呆子对立的,而书 呆子就是没法认知环境改善自己。